【治疗】无特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保证液体入量和适当限制钠盐,以保证血容量和血钠在正常范围.水的入量须保持在6~10L/m2/d.并应注意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由于患儿每排出一个mOsm的溶质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减少电解质的入量则可相应地减少水的排出.年长儿应限制钠盐的入量在2~2.5mmol/(kg·d).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比例应相应地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应减少.磷的入量亦应适当限制.
在限制钠盐的同时,服用氯噻嗪类(cholorothiazide)利尿剂,可导致钠的负平衡,使尿量减少和尿浓度上升.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钠减少后,近曲小管对钠的回吸收增加,水分随之回收.实验证明,口服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60mg/(m2·d)〔或0.5~1.5mg/(kg·d)〕,同时减少钠的入量至1mmol(1mEq)/(kg·d),可使尿量减少40~50%.利尿酸(ethacrynic acid)120mg/m2/d口服,亦可起到同样作用.此类药物可使钾的排出增加,故需要注射或口服钾的入量不少于2~3mmol(2~3mEq)/(kg·d).近年来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消炎痛亦可起到减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的作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