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
快愈及治疗方法什么药治愈快些 ?吃什么忌口?(海鲜,辛辣)有什么食疗的食品?应该注意些什么?是不是不可以经常沾凉水和食凉的食品呢?
目前一般情况:伴随疼痛腿有红斑
病史:前一月发烧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刚诊断 以前没有
辅助检查:无
其它:无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3,其突出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肿胀,掌指(跖趾)、腕、肘、踝甚至颞颌等关节肿痛及活动困难,晨间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关节外症状约有20%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和强直,关节功能丧失。可损伤脏器,多组织器官,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2、什么是类风湿因子?返回页首返回首页检查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检查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条件之一,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参考意义。类风湿因子在血清中滴度升高,往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病程长或有关节以外的表现有关,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时,类风湿因子有可能转为阴性。因此,临床上常将类风湿因子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及药物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3、类风湿因子阳性一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吗?返回页首返回首页类风湿因子阳性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依据,其阳性率大约在80%左右,而另外20%左右的类风湿必还将有关节炎则测不出类风湿因子。因此,类风湿因子阴性,不能作为否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依据。那么,类风湿因子阳性的人也不能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一个绝对依据。健康人群中,5-10%的人可以测出类风湿因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也有所增加,如老年人的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达15-20%。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外,其他许多疾病也可能出现阳性改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干燥综合征、各种肝病、结核、慢性气管炎、痛风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可不同程度地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4、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遗传吗?返回页首返回首页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我国郭巨录先生于1982年曾分析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32例,其中有14.6%的患者家族中有本病及其它结缔组织病的患者。也有人曾按家谱调查,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家庭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10倍。类负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近亲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也比一般人群高2-3倍。以上情况可以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家庭遗传倾向。5、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何标准?返回页首返回首页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国内外均引用美国风湿学会1987年修订的标准,该标准内容如下:(1)早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2)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3)手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4)对称性肿胀。(5)手的X线改变。(6)皮下结节。(7)类风湿因子阳性。如具备4项以上指标,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6、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注意什么?返回页首返回首页(1)急性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该卧床休息,通过治疗急性炎症消失后,要进行适应身材体情况的锻练。活动量可以按照活动后的反应来进行调整。如在活动后关节疼痛加重,说明活动已过度,应作适当调整。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活动次数由少到多。通过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振奋精神、维持关节活动、改善关节功能以及避免出现关节挛缩、强直和肌肉萎缩的目的。(2)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疾病,再加上一些抗风湿西药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往往会引起食欲不好,出现消化道疾病,导致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蛋白吸收不足,出现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困此患者在饮食中有必要补充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出现贫血可以食用动物肝脏、瘦肉等;对骨质疏松明显的患者,除了增加蛋白之外,还应增加维生素D和钙质。急性活动期如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时,辛辣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均不应多食,久病胃肠不适者,如有水肿或血压高并发症时,还需要适当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3)类风湿性关节炎大约有90%的患者对气候变经敏感。在阴天、下雨、刮风或受到寒冷、潮湿的刺激时,关节局部的肿胀和疼痛可加重。有些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季节有关,因此要重视气候、季节对疾病的影响,做到四时而调寒温,预防为主,注意避寒、保暖。如遇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再者不要受过度的精神刺激,要树立起一个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有利本病的恢复。类风湿的调摄与护理返回页首返回首页一、调摄1.防范风寒湿邪。潮湿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炎热之天,切不可汗出当风,或睡于风口,或卧于地上,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截其来路,乃是预防之良策。2.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乐观,对本病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3.适度锻炼,提高抗病能力,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有利于巩固疗效、提高疗效。4.有病早医。病在初,治尚易,病延长,病情深,难治愈。二、护理1.精神护理(心理护理)是本病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减轻病人精神负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尤其是对急性活动期患者,病情一时不能控制,情绪急躁,求愈心切,更需加以宽慰,说明本病反复发作的特征,告之只有及时治疗,才能使病情得到控制。2.生活护理疾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帮助与指导。每日测体温,汗出及时擦干,勤洗澡或洗脚,促使血流通畅。对肢体功能丧失卧床不起者,要防止褥疮发生。对严重关节功能障碍者,还须防止跌仆、骨折等意外发生。饮食要有节制,正确对待药补及食补,决不能蛮补滥补,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应用。3.姿态护理(体位护理)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往往寻求一种固定姿势,造成关节的畸形。姿态护理的目的就是及时纠正病人的不良姿态、体位。如膝部伸直时疼痛更甚,病人就在平卧时于膝腘下垫一小枕头,以求舒适,但久而久之,膝关节便固定于半屈曲位,不能伸直,行走时屈膝、鸭步。急性发作时关节肿痛、活动不利,但当症状减轻后应注意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姿态护理是指对患者的站、坐、行、睡的姿态和四肢安放的体位等,经常地予以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以免贻害终生。4.功能锻炼通过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僵直挛缩,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保持体质。如手捏核桃或弹力健身圈,锻炼手指关节功能;两手握转环旋转,锻炼腕关节功能;脚踏自行车,锻炼膝关节;滚圆木,踏空缝纫机,锻炼踝关节等等。锻炼时,切勿超过自己的耐受力,适可而止,活动量应逐步增加,循序渐进。5.并发症的护理本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有无其他并发病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7、如何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返回页首返回首页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本人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诱发该病的环境和因素,发病初期,有发热和明显的关节肿痛,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保持精神愉快,及进时行彻底有效的治疗,控制病情不再发展,一般愈后较佳,反之则病情加重,迁延难愈。本病经过药物治疗,症状和病情得到控制后,不要立即停药,而应继续服药1-3个月,以巩固疗效,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治疗方法可以口服风湿乐胶囊为主,复方灵仙酒为辅。外用追风透骨膏及千锤膏为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时,可同时使用青霉素综合治疗,急性期过后停用青霉素。8、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何区别?返回页首返回首页(可见下鉴别表)鉴别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受累关节以四肢大关节为主以四肢小关节为主临床表现急性者发病急,高热,关节红肿热痛;慢性者关节游走窜痛或兼低热。手足小关节肿痛,晨僵,中晚期可侵犯大关节,常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变形。实验室及X线检查ASO阳性(1:600以上)若阴性要有结节性或环形红斑,血沉多快,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因子阳性,如中晚期相对稳定,类风湿因子阴性者应以X线摄片检查,具有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所见。其它合并症四肢皮肤伴有结节性或环形红斑,以及心脏病变,四肢关节不留畸形。本病系全身性疾病多数有贫血、失眠、纳差,且关节可以僵直变形,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