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速问医生 > 健康同问 > 小孩肾小管酸中毒

小孩肾小管酸中毒

1询问2岁小孩肾小管酸中毒疗方
:体检 (98年4月20日),诊断为 佝偻病,开始连续 3个月,每月D3 60万u肌肉注射.第三次注射后隔3个小时后出现注射侧右下侧肢体疼痛,不能走路,伴口渴,咽红,食欲不振,精神差.经过理疗,药物浸敷 10天后基本恢复走路,一个月后走路基本正常.2岁2个月时腹泻一天 (约8次)后突然四肢及 颈无力,不能抬头,精神差,哭闹,嗜睡及 食欲不振. 急送医院,诊断为小儿肠炎,低血钾,肾小管酸中毒.经过15天治疗纠正酸中毒至HCO3-值为16.8后出院,每日口服枸橼酸钾,钠混合液至今.检查情况:(入院时间:1998年11月24日)    11月26日: 尿常规提示: PH 7.5    血气分析提示: Na+  142 mmol/L           K+ 2.5 mmol/L                                       Ca++  1.45  mmol/L    HCo3-   12.6  mmol/L    心电图提示: 1) 窦性心律;               2) I0(0为上标)房室传导阻滞;               3) 怀疑为低血钾    11月27日: 腹平片+右侧腕环节相示:                         1) 盆腔内有多个小的致密影, 考虑为膀胱区钙化影.                         2) 右侧尺骨远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杯口状                            改变,考虑为佝偻病.              尿常规提示: PH 8.5              黑白B超示: 1) 双肾海绵肾(?)                         2) 建议其他检查   11月28日: 血气分析提示: Na+  143 mmol/L           K+ 4.9 mmol/L                                             Ca++  1.44  mmol/LHCo3-   11.7  mmol/L  12月01日:  核磁共振检查示: 1)  双肾稍大, 肾皮髓质分界清晰,内未见囊性病灶,                              未见肿物影;                           2) 右肾盂肾盏略扩张.                           3) 由于核磁共振难以显示微小钙化灶.故不能排除                              双肾是否有钙化灶. 12月03日: 血气分析提示: Na+  141 mmol/L              K+ 4.1 mmol/L                                             Ca++  1.40  mmol/LHCo3-   11.7  mmol/L                                             PCo2   4.05 KpaPCo2   6.6 Kpa咨询: 1.患儿肾小管酸中毒是否为维生素D3中毒引起? 按目前情况还能否检查出曾经维生素D3中毒?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该病的治疗前景如何? 能否根治?
李伟主治医师: 这个去医院看一下啊,医生会给你答复的,祝你早日康复啊
查看详情>>
2小孩腹泻,身体营养严重不良,肾小管酸中毒
:全部症状:小孩精神还可以,食欲也不错,食量一般,可是长期腹泻,检查大便无异常,在武汉同济查出有肾小管酸中毒,医生就专治此病,但小孩腹泻不止,很快骨瘦如柴,体质很弱,六岁体重不足17斤发病时间及原因:小孩从小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大便极少成型,长期处于腹泻状态,09年7月至今腹泻十分严重,一天至少三次,大便呈水状,目前体质很弱,身体的很多元素都缺,现在我看到他的身高还和3岁小孩一般,体重如1岁小孩治疗情况:在武汉同济医院做过小肠CT,喝过贝餐,检查结果肠功能紊乱,其他无大异常,长期服用有关治疗肠功能紊乱的药物无大好转,后来在我市医院专治小孩腹泻,用药物加强营养时小孩腹泻略有好转,但出院后腹泻依然严重,我个人愚见:我儿是不是因身体弱消化不良造成腹泻的,在医院小孩腹泻医生主要是打消炎针,营养针,灌肠,喝一些治腹泻的药如:思密达,益君康等想要得到的帮助:很想知道我儿得此病是如何造成的, 怎么治疗,肾小管酸中毒严重吗,他是不是造成我儿腹泻的元凶!酸中毒需要长期服药吗?对这种严重营养不良,腹泻不止的小孩应该怎样加强营养!
周洁清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 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 效会更好。 意见建议:  1?伤食泻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 心呕吐,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   (1)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2个,烧灰,米酒调服。   (3)麦芽、神曲各15克,莱菔子6克,水煎频服。   (4)苹果1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   2?湿热泻 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 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治宜清热利湿。   (1)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 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 ,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 饮。   (6)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连素等。   3?寒泻 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 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4?脾虚泻 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 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 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 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 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   此外,家庭常备药物中,还应包括米雅、斯蜜达等胃肠黏膜保护剂。
查看详情>>
查看更多关于 小孩肾小管酸中毒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