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遗尿
- 1孩子经常遗尿
- 问:全部症状:孩子白天经常尿裤子,但是量很少,次数多,晚上也尿床,只是怎么回事呢?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这些症状是啥原因引起的?
- 答:
- 韩雅萍副主任护师: 引起遗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与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有关.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1970年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63名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少30%.1992年我院对44例遗尿儿童作膀胱B型超声检查,除1例正常外,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50%. 睡眠过深 根据不少家长反应,这类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心理因素 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 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拉尿,最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因为孩子有时排了尿,有时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未排尿,这样反会造成孩子排尿紊乱,不可能形成规律.还有的母亲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
- 吴化忠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导致遗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1)遗尿与神经调节系统——即大脑皮层,脑干及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与支配膀胱,尿道的阴神经,腹神经,盆神经,骶神经等.由于大脑,脑干的功能发育延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等,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约而遗尿. (2)遗尿与膀胱——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现储尿期的无抑制性收缩,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顺应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缩期感知能力不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低于睡眠觉醒阈值;膀胱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不能提供预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 (3)遗尿与尿道——尿道的关闭功能不全,即不稳定尿道引起遗尿;尿道畸形如先天性狭窄等. (4)遗尿与睡眠觉醒功能障碍—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觉醒功能障碍是遗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功能障碍可因膀胱充盈及收缩的感知功能不全或过度疲劳使睡眠过深而引起,也可因排尿功能不全或发育迟缓而引起. (5)遗尿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间少(1:2.5),尿量随ADH的分泌而发生相反的变化(白天和夜间尿量比约为3—4:1),部分遗尿的孩子因夜间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间尿量增多,产生稀释尿,加重膀胱的负担而遗尿. (6)遗尿与遗传——遗尿症患者中约有30-40%有家族史,经研究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发生的概率由于种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异.一般双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77%,单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44%,双亲均无遗尿使者孩子发生率仅15%. (7)遗尿与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突发精神刺激,如恐惧,惊吓,暴怒,悲伤,强大的心理压抑及行为异常,意识错乱等均可引起遗尿.这些因素又会成为孩子成长及成人持久的难治性遗尿的原因. (8)遗尿与疾病——引起遗尿的疾病来自多个系统,有器质性,炎症性,代谢性,和外伤性等,常见的有 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病,脑肿瘤,脑血管病,多发性脑脊髓膜硬化症,脊髓的炎症及肿瘤,出血,脊膜膨出,腰骶椎隐裂等. 泌尿系统疾病:畸形(尿道狭窄,尿道口狭窄,尿道下裂,尿道瓣膜,膀胱颈梗阻及男性包皮,包茎等),炎症(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龟头炎),结石,肾功能损伤等. 其它疾病:如慢性腹泻,腹痛,久咳不愈的气管,肺部疾病;与代谢相关的异位垂体后叶,垂体及肾性尿崩症,糖尿病等;与血液有关的严重贫血,高血钙,低血钾等;与不良习惯有关的手淫,惰性;其他有睡眠呼吸障碍症,过敏症等. (9)遗尿与脏腑功能——祖国医学认为遗尿与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如膀胱发育延迟,功能薄弱,特别脾,肾,肺虚弱而引起. 肾为人体生命的根源故称先天之本,肾藏精,主发育,生殖,生髓,通脑.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气足可温热膀胱,行气化水,膀胱固摄有权,开合有度;肾阳气虚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故有“下焦竭则遗溺失禁;肾气虚则心肾交火,心燥易怒;肾气虚则骨不健,骨不生髓则脑不健,生长缓慢或胖而不壮,智力低而笨拙. 脾虚遗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华之源,脾阳健旺,自可制水,升清降浊.脾阳虚则胃蠕动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致胃分泌值降低,唾液淀粉酶及胰淀粉酶减少,致胃纳不佳,水谷运化不良,气血生化无源而不能涵养先天之本,致肾虚膀胱虚而遗尿. 肺虚遗尿.肺主气,又为上水之源,具有宣通肃降的功能,如肺气虚则失宣降,水液运行泛滥致膀胱失约而自遗;如肺火上炎必然灼伤阴液致升腾之水不能下降,必致下焦炽热,导致大便干燥,膀胱湿热,小便短少,素有痰湿内蕴,入睡沉迷不醒,呼叫不应,常可遗尿. 肝经湿热遗尿.肝经湿热,火热内迫也致膀胱自遗. (10)儿童尿床除了有遗传因素,脊柱裂或脊柱隐裂外,最后延续成为遗尿症的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不科学的排尿训练.不科学的排尿训练包括:1.在非膀胱充盈期的过度叫尿或把尿;2.在膀胱充盈期不叫尿或把尿,如长期使用纸尿裤等尿垫;3.尿床后训斥或惩罚.科学的排尿训练仍是治疗儿童遗尿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分型】 江苏省江阴市板桥诊所遗尿专科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对选择治疗方案时具有参考价值.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1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 觉醒障碍型:觉醒障碍突出,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 混合型:a.昼夜尿频+觉醒障碍,b.昼夜尿频+夜间多尿,c.觉醒障碍+夜间多尿.意见建议: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 随子明医师: 病情分析:一般人在睡眠状态下,泌尿系统的工作应当处在低迷状态,而尿床患者则往往相反,泌尿系统仍在兴奋工作中.意见建议:尿床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器械校正.药物治疗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查看详情>>
- 2小孩4周半了经常尿床
- 问:病情描述:孩子现在4周半,晚上把尿2-3次,有时候把的不及时就会尿床。一周下来有4-5天晚上都会尿床。睡觉不能憋尿,白天有尿有时候也憋不住,一次尿量少。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请问这种情况需要用药吗?可以用什么药,或者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改善吗?{[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 答:
- 赵巧玉护师: 病情分析:是不是小时候夜里没有把尿的习惯,通常这样子的宝宝容易尿床,因为没有夜里起床的习惯。以后经常提醒一下,没关系的指导意见:睡前两小时不要给宝宝喝水,也不要做激烈的游戏等等,可以服用鸡内金粉,冲水喝,{[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提问人的追问 2015-11-29 09:30:25服用鸡内金粉还用配合其他的药物吗?服用多少时间,用量多少? 回复人的回复 2015-11-29 09:32:20不用,一次三克,就行,鸡内金买炒的就行,然后打成粉,
- 裴向敏医师: 病情分析:1,尿床我们每个人在婴幼儿时期都会有尿床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过了5周岁以后还尿床就是病态了,医学上称之为“遗尿症”,是孩子体质亏虚的外在表现。指导意见:尿床在心理性格方面对孩子伤害最严重.需要治疗.现代医学证明,孩子尿床的根本原因有三: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尿感信号在传递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传到大脑;膀胱功能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膀胱无法正常排尿。这3种原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尿床时间越长,情况会越糟。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行为纠正、必要的饮食控制和健康环境。
- 李海涛医师: 病情分析:你孩子这种尿床的情况是属于他,内分泌方面有一些问题。指导意见:你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个他身体激素方面的检查可能是宝宝的膀胱有一些炎症。
查看详情>>
- 3孩子9岁了经常尿床怎么回事?怎
- 问:孩子9岁了经常尿床怎么回事?怎么办?
- 答:
- 徐通主任医师: 您好,3岁以后偶尔有尿床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遗尿,多数孩子5岁以后夜间一般不再尿床.如果5岁以后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就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另外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
查看详情>>
- 4小孩经常尿床为什么呢
- 问:小孩经常尿床为什么呢
- 答:
- 张金锋主治医师: 你好,这种情况一般是孩子的神经发育不健全引起的,慢慢长大后,神经健全了,就会自然恢复的,现在可以不必理会。但是也不排除有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注意观察您家宝宝,如果有其它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
- 爱心医生: 您好! 您的孩子还太小,尿床可能是因为神经发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或者自主控制排尿的习惯没养成,您不必太担心,这种情况还不能诊断为遗尿.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诊断】 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主要为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①病史: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②体检: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④X线检查: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⑤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 【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应给予鼓励,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父母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在晚饭后禁止饮水,放睡前排尿,夜间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 二,药物 ①丙咪嗪: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连续3~4个月.如停药后复发,可再给药.②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普鲁本辛或羟丁宁(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灵).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③麻黄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 三,膀胱训练 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由每1/2~1小时1次延长至3~4小时1次,以扩大膀胱容量. 四,条件反射训练 用一套遗尿的警报装置,训练患儿在遗尿前惊醒.在患儿身下放一电子垫和一电铃相连接,一旦电子垫被尿湿时,接能电路而使电铃发现声响,惊醒患儿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减轻睡眠深度.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可使70~80%原发性遗尿获得治愈. 希望您的孩子健康成长,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 爱心医生: 你好,不知道你所说的这个小孩有多大年龄了,正常小孩在2----3岁的是时候就已经能控制排尿了,但是要根据个体生长发育的情况来看,如果说在5岁以后仍然发生不随意的排尿就属于遗尿症的范畴了,而且大多数发生在夜间,称为夜间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原发性遗尿症较为多见,一般是男孩多于女孩,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多因为控制排尿能力迟滞所致,继发性的遗尿症是由于泌尿系统的疾病或者全身性的疾病引起的,这个情况就必须就医了.
查看详情>>
- 5三岁的孩子老爱尿床是怎么回事,中午睡觉也
- 问:爱尿床,,,,,,,,,,,,,,,,,,,,,,
- 答:
- 高秋副主任医师: 对了,三岁的宝宝总是尿床,这个你可以问问他这个知不知道这个有尿的时候会招呼这个父母?如果没有这个意识的情况下,考虑有这个中枢神经调节的问题,这个你就可以带她到医院做一些相关的测试,然后调节些药物,平时一定要告诉孩子,有尿的话要起来告诉妈妈
- 刘兰群医师: 病情分析:3岁以后偶尔有尿床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遗尿,多数孩子5岁以后夜间一般不再尿床。如果5岁以后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
指导意见:也可能是劳累睡觉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导致的。建议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可以试试口服服氯酯腥和维生素
- 刘勇俊医师: 病情分析: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指导意见:遗传因素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疾病因素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查看详情>>
- 66岁孩子经常尿床晚上小便次数多怎么回事?
- 问:病情描述:6岁孩子经常尿床晚上小便次数多怎么回事?怎么办? 越详细,医生回复质量越高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治疗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尿的时候自己会醒,自己解决小便问题。谢谢!
- 答:
- 宋晋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孩子有尿床的现象,要注意护理的,睡前要少喝点水的,再一个注意保暖吧,也要尿检看是否有炎症一类的。指导意见:再一个拍片检查看是否隐型脊柱裂,适当给孩子补充钙,服用健脾止遗散治疗再观察
- 关玉晶副主任医师: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根据你的描述,你家宝宝晚上尿床,考虑与孩子排尿习惯不好有关,建议晚上少喝水,睡觉前排尿,同时建议夜内把孩子叫醒排尿,必要时去医院检查尿常规,注意泌尿系感染。
- 郭民英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宝宝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上火局部炎症刺激导致的症状,指导意见:建议您积极的给宝宝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清热解毒口服液进行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期间注意给宝宝多补充水分,同时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查看详情>>
- 7在幼儿园中午睡觉时,总尿床
- 问:岁全部症状:在幼儿园中午睡觉时,总尿床.发病时间及原因:半年了,总不见好转.治疗情况:无治疗想要得到的帮助:谢谢您,焦急的家长.
- 答:
- 赵峰琴护师: 病情分析: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意见建议: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疗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遗尿,可以通过耐心的教育,解释和劝尿床慰来纠正.首先要帮助孩子了解遗尿症是暂时的功能失调,消除精神负担,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1,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2,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 3,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 4,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患者年龄:3岁患者性别:女全部症状:在幼儿园中午睡觉时,总尿床.发病时间及原因:半年了,总不见好转.意见建议:孩尿床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在白天没有排尿的特殊异常,只有在晚上尿床的话,五岁小孩的发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在五岁以后,每年大约有百分之十五的小孩的尿床现象会消失.尿床的症状在男性比较常见,大约是女性的三倍,也常常有阳性的家族史,此点很符合您的叙述. 没有特殊疾病的尿床,其原因仍然不明,但是根据推测可能跟脑皮质对于排尿的神经控制机制比较晚成熟有关.如果晚上的小便量大于白天的小便量,有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分泌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 的日夜规律异常有关. 如果以前并不会尿床,到了某个年龄突然会尿床,常见的原因是情绪的障碍,此时就必须找出影响情绪的可能原因.太严重的尿床可以去找医师检查一下有没有特殊的问题,检查的重点是看神经功能是否有异常,脊椎部位是否有病变,排尿反应是否正常,尿液检查是否有感染或其他异常.如果都没有问题,那就是没有特殊原因的原发性夜尿症.此时可以继续观察,年纪大了以后几乎都会改善,同时应该避免用责骂的态度对待小孩,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小孩的心理发展.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阳虚证见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意见建议:肾气丸:熟地240g 山药 山茱萸120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90g 肉桂 附子(炮)30g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