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长红色颗粒
- 1皮肤长红色颗粒!
- 问:我不知道怎么弄的,大腿内侧长了很多红色的一颗一颗的豆豆,很痒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搽了药也没用!请问是怎么回事呢!
- 答:
查看详情>>
- 2脸上突然长很多红色小颗粒
- 问:病情描述: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从上周起,右脸颊就开始长一些红色的小颗粒,刚开始一周还会脱一小层皮屑,这周开始就没了。原以为这是要好的症状,但是今天早上发现那些红色的小颗粒长的更多了,而且还很痒,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刚开始以为是长的痘痘或者是换季产生的新陈代谢,结果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这是为什么啊?能够解答一下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以前从没这样过,这是第一次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可以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治疗
- 答:
- 王毅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这位朋友你好,脸上长红色小颗粒,考虑是季节性病毒感染导致的。指导意见:你好,建议你多喝水,忌辛辣生冷食物,口服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祝你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 3皮肤下面长出小颗粒
- 问:问题描述:皮肤下用手摸有小粒,较硬,大概米粒大小,可随皮肤一起拉起,不痛不痒,耳朵后面的一个长了有几年了,现在在腋窝及手臂别的地方也有陆续出现,请问是什么怎么回事?
- 答:
- 王宝贵副主任医师: 皮肤下长有颗粒状物体,考虑为是脂肪瘤。脂肪瘤是人体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身体各个脂肪部位,一般小于一厘米的脂肪瘤,可以不需理会,大于一厘米的脂肪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 爱心医生: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列举的以上10种疾病原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及时就诊,确诊及鉴别,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平时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脚长疖肿或受伤后发炎,腹股沟处也会觉得疼痛.仔细一摸,会在皮肤下触到一个或几个如蚕豆大小的“小疙瘩”,又硬又痛,那就是淋巴结.当细菌从受伤处进入你的血管内时,淋巴结这个“御敌哨兵”首先对细菌进行还击,以防止“敌人”深入.随着每一个淋巴细胞“吃掉”大量细菌后,它的“肚子”便越来越大,整个淋巴结会肿大疼痛.所以说,淋巴结是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结还是人体内的一个报警装置,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
- 爱心医生: 有可能是脂肪瘤,可以的话可以去医院取个小颗粒做病理组织活检。
查看详情>>
- 4身上长好多像痱子一样的红色小颗粒
- 问:病情描述:一开始只有大腿上有,今天早上起来发现小腿上也长了,胳膊上也长了,特别疼,不是很痒,挺吓人的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敢瞎涂药膏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才能弄好
- 答:
- 张应鹏主治医师: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过敏引起的湿疹。你应该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然后再对症治疗。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
- 李永魁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湿疹,与很多因素有关系,直接原因就是过敏引起的。与环境、饮食等都有关系。可以外用一些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氟芬那酸丁酯或他克莫司等。指导意见:此外,家长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中接触的东西,如果接触后病情加重,就是过敏原,以后要避免,还要注意平时不要接触洗涤用品
- 胡香阁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朋友,根据你的提问,可能是湿疹,外用药有搽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霜或皮康霜。指导意见:内服药有息斯敏,维生素C,防风通圣丸,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紫草,蛇床子,元参各10克煎汤外洗.
查看详情>>
- 5我的皮肤长了很多肉色的小颗粒,摸起来特别
- 问:才长的,好久了都不见消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用过一些护肤品来治疗,没去医院检查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我脸上长得小可莉是什么,有什么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以祛除
- 答:
- 曹光明医生: 你好,主要是长在什么部位的,有没有瘙痒感或者是疼痛感之类的症状。{[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提问人的追问 2012-12-20 08:46:08主要长在脸颊部位,没有刺痛感和瘙痒感,请医生帮我解答 回复人的回复 2012-12-21 17:04:36你好,这种小颗粒是不是长在你皮肤上眼睛的周围,约针头般大小。 提问人的追问 2012-12-22 10:39:27嗯,眼睛上也有,视觉上就能看出来,但是皮肤上长得是一颗颗小突起,摸起来才能感觉到,跟肤色一样的 回复人的回复 2012-12-22 11:30:12你好,不排除你面部的是脂肪粒的可能,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像是一小个白芝麻,一般在脸上,特别是女性的眼周。脂肪粒的起因是皮肤上有微小伤口,而在皮肤自行修复的过程中,生成了一个白色小囊肿。也有可能是由于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排至表皮,从而堆积与皮肤内形成的白色颗粒。 提问人的追问 2012-12-24 10:52:23那有什么快速效的方法可以去除 回复人的回复 2013-01-10 15:46:11你好,建议你不要私自处理,你可以去正规的医院或者是美容院进行处理。
查看详情>>
- 6身上长有很多红色小颗粒很痒,是什么?
- 问:病情描述:我想问下可以用什么中成药。。。。。。。。。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根据你的描述是寻麻疹你这个病是因为体内毒素淤积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奏里而发,之所以最终形成痼疾,多由于患者心急求成,盲目用药,最终导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个人建议应当遵循在提高自身免疫抵抗机能的前提条件下,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多喝水,多吃水果,配合针对性中成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这样才可以达到彻底痊愈)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问下可以用什么中成药。谢谢
- 答:
- 黄捷主任医师: 指导意见:你小颗粒的情况考虑是过敏性疾病,和饮食刺激或者过敏体质有关系的,可以吃氯雷他定或者盐酸西替利嗪治疗,不要吃鱼惺发物,还可以喝些汤药调理一下
查看详情>>
- 7皮肤瘙痒起成片的红色颗粒
- 问:病情描述:皮肤瘙痒 一抓就起成片的红色颗粒 晚上特别的痒 有好好几天了 去医院看过没见好转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医生说是湿热疹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什么皮肤病
- 答:
- 徐耸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需要综合控制指导意见:建议该病应该注意避免过敏环境,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或者药物,避免接触过敏的外界环境,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该病临床症状可以缓解,但是多数再次接触过敏环境仍有可能复发,祝你健康。
- 薛林阳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首先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药水(熬时一包中药别忘记放入一斤香菜)全身擦洗,擦洗过后,有病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然后在用药物擦洗就可以。外抹的藏药指导意见:紫草露,每日3-4次为好。1、藏药紫草露治疗彻底,中药治疗,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治愈后不在复发。2、治疗时间一般要患者坚持使用1-2周时间。
- 张翠霞医师: 病情分析:您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过敏原因引起的荨麻疹。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如食物、药物、感染、精神因素、动植物因素、物理因素、内脏和全身性疾病等等,治疗主要是积极寻找病因,中西医结合药物、中医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过敏原的检测。您的情况首先避免挠抓,避免热水洗烫及盲目使用药物,需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祝您早日康复!指导意见: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调节,快乐生活.
3,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4,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养成每天排大便的习惯.
祝早日康复!
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