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伤口,只要伤口出现后及时处理,就不会对健康有何危害。但是要注意,不同的伤口出血程度不同,所需要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这就需要人们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伤口出血过多,引起不必要的健康危害。那么,针对不同程度的出血伤口如何处理呢?一起去看看吧。
一、小伤口
一般来说,小伤口好处理,只要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清洗,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用消毒纱布将其盖住即可。但是在伤口恢复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伤口,避免感染。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恢复。
二、轻微出血
轻微出血可以采用局部压迫止血的方式帮助缓解,一般压迫6到8个小时,出血症状就会消失。如果是皮肤擦伤,需要先用清水或肥皂水认真清洗伤口,然后再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之后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止血较为迅速。
三、大量出血
如果是大量出血,就需要进行缝合止血,主要方法就是局部打麻醉,然后进行缝合。如果是腹腔内大量出血,或是其他部位深度出血,就需要在全麻醉的情况下切开伤口,进行结扎或电凝止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健康危害。
伤口出血了要针对处理,不要盲目操作,否则的话可能会出现血流不止,伤口感染的情况。尤其是大量出血的伤口,需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以免血流太多,引起并发疾病的出现。而且在伤口恢复的时候,患者还要注意保护好伤口,避免感染。除此,还要格外注意饮食,多吃有助于伤口恢复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