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都属于肠梗阻,发作时两者都会有呕吐、腹痛、腹胀的感觉,因此,人们常常会把这两者搞混。实际上,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病症,尽管引起原因相同,但是两者的病理症状大有区别。那么,怎么区别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下。
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的区别大致有三点。
第一点,发生部位不同。高位肠梗阻主要发生在胃部、十二指肠或者空肠附近。而低位肠梗阻是发生在回肠、结肠的梗阻。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通过肠镜或者是彩超来鉴别高低位的肠梗阻。
第二点,症状不同。由于高位肠梗阻更接近胃部,所以更容易引发呕吐,且呕吐较为频繁,呕吐物多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溶液,还会引起水、电解质的紊乱和失衡。高位肠梗阻由于呕吐导致压力减小,腹胀不会特别明显,在进行身体检查时可以在腹部上看见胃的形状。低位肠梗阻,由于所处位置比较低,发生呕吐需要些时间,呕吐物多带有臭味。患者还会出现阵发性的腹部绞痛,腹胀也出现得较晚。低位肠梗阻的患者还可表现为腹部隆起膨胀,可以看到类似肠胃蠕动的波纹。
第三点,X光片拍片结果不同。在x光片的呈像中,低位肠梗阻类似“阶梯状”一样排列,当肠梗阻发生时,比如结肠梗阻,可以看到扩张的肠环在腹部周围,还能看到结肠袋。这其中,属盲肠气最为严重。
除了上述区别以外,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的发生时候也略有些不同。高位肠梗阻多发生在吃饭以后,低位肠梗阻多发生在没有大便的情况下。虽然两者的区别很多,不过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相信有了上面的讲解,大家可以更快地将这两种病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