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中医看来,如果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充足,就意味着身康体健,但如果这种局面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如阴虚之证、阳虚之证、气虚之证和血虚之证等,由此再衍生出气血两虚之证、心脾两虚之证等,那么气血两虚和心脾两虚的区别有哪些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这二者的区别。
第一个方面,病因有区别。患有气血两虚的主要原因是久病不愈,人的身体在生病期间是比较虚弱的,如果长期生病,且不见痊愈的话,身体就会慢慢损耗气血,导致气血两伤,气虚则不能生血、行血,血虚则不能养气、载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患有心脾两虚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节和思虑过度,众所周知,如果经常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或者长期思虑伤心过度,就会慢慢损耗脾气,当脾气虚弱时,便不能行血,进而出现心血不足的症状。
第二个方面,病症有区别。气血两虚,也被称为气血两亏,指的是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而心脾两虚指的是心血虚和脾气虚同时存在,似乎心脾两虚只是气血两虚的一种,实际上,这二者虽然都同时具有气虚和血虚的证侯。但病症有所区别,气血两虚患者主要会出现少气懒言、神疲体乏等全身症状,而心脾两虚患者主要会出现心悸怔忡、食后腹胀等心部和脾部方面的症状。
以上就是气血两虚和心脾两虚之间的区别,由于心脾两虚属于气血两虚的范畴,而且气血两虚的范畴比较大,因此,当大家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确定具体的病证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切忌盲目猜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