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脂膜炎是一种免疫性皮下结节性损害,是红斑狼疮较少见的症状。狼疮性脂膜炎通常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狼疮性脂膜炎是一种脂膜炎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种罕见皮肤病变,那么,此病发病后的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来详细讲解。
狼疮性脂膜炎皮肤表面会出现发热,即医学皮肤温度明显升高,这主要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脂膜的炎症称为脂膜炎,其特征是炎症细胞变性、坏死和浸润。随后,泡沫细胞吞噬脂肪颗粒,最终使皮下脂肪层萎缩、纤维化和钙沉积。
皮肤损伤常见于面部、头颈部、肩部、上肢、胸部、背部、臀部和大腿等脂肪组织厚的地方。分布不对称,分布于皮下、中、深层真皮。典型表现为皮下深部结节或斑块,实质性、活动性。常伴有压痛,中央凹陷,有瘢痕形成。结节上方的皮肤可以是正常的、微红的或有色素的。有时结节以上皮肤可出现萎缩、角化过度、毛细血管扩张或典型的盘状红斑病变,但皮肤溃疡很少发生。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小叶性和间隔性脂膜炎,以透明脂肪坏死伴透明变性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单核细胞渗出、透明变性和内皮细胞肿胀。无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韦伯-克里斯蒂安综合征相似,但狼疮患者通常有免疫沉积于基底膜。
狼疮性脂膜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一旦出现症状就更严重了。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深部皮下结节,愈合后会留下明显的萎缩疤痕。对于不明原因的皮下结节或斑块,应尽快取样进行病理检查,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在急性炎症或高烧时,可以使用消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