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的中老年人,都会出现一些肛肠类的疾病,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诱发大便失禁的发生。大便失禁主要以不能自主的控制排便的症状为主,并伴有肛周湿疹,皮肤糜烂等现象,患者要想尽早的得到有效的治疗,就需要提前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去确诊。接下来,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大便失禁的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检查大便失禁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医生首先会检查患者的会阴部,看有没有皮肤的抓痕或是肛裂等情况;然后再让患者做排便的动作,来查看会阴有没有过度下降的现象。其次,肛门直肠指检对诊断大便失禁,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是此方法需要在患者做缩肛和排便的动作时进行。
2,内镜检查
大便失禁可以做内镜检查帮助诊断,特别是有腹泻或排便习惯改变的患者,更是应该要做结肠镜检查,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而在必要时,也可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3,肛门直肠测压
肛门直肠测压是用来评估肛门直肠的感觉功能和生理反射,是检测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其次,通过肌电图检查也能帮助诊断大便失禁,该方法可以准确的记录,肛门括约肌和盆底横纹肌的活动情况,从而达到了解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情况。
4,排粪造影
大便失禁最常见的检查手段就是排粪造影,排粪造影是通过造影技术来观察肛门和盆底运动的情况,以此来诊断出直肠的状态和受损伤的程度。但是此方法主要用于诊断直肠脱垂,对确诊大便失禁的效果,不太理想。
以上介绍的几点,就是大便失禁常用的几种检查方法,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大家在身体出现了状况时,一定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待确诊后,再根据病情严重的程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患者在治疗的期间,还可以做肛门括约肌锻炼去促进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