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是一种多见于婴幼儿的症状,是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造成的,也叫做肠绞痛,俗称为肠子抽筋。肠痉挛通常是饮食不当、胃肠道积气、激素作用、寒冷刺激等造成的,患儿出现剧烈腹痛,严重时会出现全身抽搐、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的表现,那么肠痉挛引起的抽搐如何缓解呢?
1.去除诱因。肠痉挛通常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发病,必须及时将诱因去除掉,必须将患儿转移到温暖安静的环境中,做好保暖措施,可以用热水袋敷在腹部。
2.解痉止痛治疗。肠痉挛可引起抽搐,必须尽快接受解痉止痛治疗,通常使用滇茄片、西托溴铵、阿托品等解痉药进行治疗。如果这些药物无效,需改用盐酸双环胺,该药物能够有效解除平滑肌痉挛。如果该病是由胃肠积气造成的,可以使用二甲基硅油来促进气体排泄,这种药物没有毒副作用,大部分患者都可以使用。
3.手术治疗。继发性肠痉挛通常是由肠梗阻、肠套叠、肠回转不良等器质性疾病造成的。如果保守治疗没有效果,需进行手术治疗将梗阻部分去除掉。无法确定具体病因的患者,如果发作非常频繁,也需要进行开腹探查。
4.中医治疗。在中医上,肠痉挛属于气滞寒痛病症,可通过针灸进行治疗,针灸能够缓解肠痉挛,具有止痛作用,加用中药会更好。
肠痉挛可引起抽搐,需及时进行治疗,以上是几种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解痉止痛治疗及手术治疗。肠痉挛是比较常见的儿科病症,每次发作时间在3~5分钟之间,可反复发作。如果发作频率很高,且有持续加重的现象,最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远离各种刺激因素,少吃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