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是人们在生活中比较常用的皮肤消毒液,不论烧伤、刀伤、冻伤还是挫伤等外伤,用碘伏消毒的效果都比较良好。碘伏相比酒精、碘酒、紫药水等消毒用品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用途更加广泛。但是,有的患者在伤口上涂抹碘伏时会感觉到有疼痛感,这是为什么呢?
1.碘伏本身的刺激作用
碘伏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消毒药水,在涂抹在伤口表面时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出现疼痛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患者不必过于担心,随着伤口逐渐的愈合,这种疼痛感会有所减轻直至消失。
2.伤口疼痛
如果在用碘伏处理伤口时感觉到十分疼痛,有可能是伤口过深造成的。比如手指不小心被刀划伤,伤口过深时,即便不用碘伏,改为其他消毒用品处理,依旧会感觉到十分疼痛。
3.涂抹碘伏时过于用力
在处理比较浅的伤口时,涂抹碘伏如果过于用力,就会导致伤口处受到摩擦,进而也会容易引起疼痛。因此在涂抹碘伏的过程中,不应过于用力,而是应该动作轻柔,避免伤口受到摩擦。
4.碘伏过敏
如果对碘伏过敏的情况下,用碘伏涂抹伤口便会出现疼痛感。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用碘伏,并且用生理盐水将伤口冲洗干净,随后换成不过敏的消毒用品处理即可。
5.碘伏浓度过高
有时在用碘伏处理伤口时,需要将碘伏进行稀释,否则浓度过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疼痛感出现。而且高浓度的碘伏在接触到皮肤或者眼睛时,很可能会引起灼伤或者溃疡等问题,如非必要,不建议随意使用高浓度的碘伏来处理伤口。
总之,在用碘伏处理伤口时感觉到伤口有疼痛感,可能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因此需要找到原因正确处理。在使用碘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口服,口服过量碘伏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腐蚀性胃肠炎样症状,如呕血、烧心、呕吐以及便血等等,对身体的危害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