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很常见的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会导致胸痛、咳嗽、发热、肝脾肿大、痢疾样大便等,还会造成腹壁静脉怒张、严重腹水等,可造成生命危险。一旦确诊为血吸虫病,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使用血吸虫药物。那么血吸虫药怎么吃合适呢?
1.酒石酸锑钾。酒石酸锑钾是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之一,对日本血吸虫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适合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但是肝损伤患者不宜使用。
2.奥沙尼喹。这种药物是四氢喹啉衍生物,可以治疗曼氏血吸虫病,但是对日本血吸虫没有效果。
3.吡喹酮。吡喹酮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血吸虫药物,属于广谱药物,能够强效杀灭血吸虫,对血吸虫、肺吸虫、姜片虫、华支睾吸虫等都有效果,而且可以杀灭幼虫。如果是治疗血吸虫病,要采取60mg/kg的用量原则,每天分2~3次服用。如果用于治疗华支睾吸虫病,要按照210mg/kg的用量原则,每天服用三次。如果用于治疗肺吸虫病,要按照25mg/kg的用量原则。
4.六氯对二甲苯。这是广谱驱虫药,对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及肺吸虫都有治疗效果。如果用于治疗血吸虫病,每天用量为50mg-100mg/kg,七天为一个疗程。如果用于治疗华支睾吸虫和肺吸虫,每天服用50mg/kg,分为两次服用,6~12天为一个疗程。
以上是血吸虫药的用法用量,常见的血吸虫药,包括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酒石酸锑钾等,其中吡喹酮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对各种血吸虫都有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肌肉震颤、食欲下降等,少数患者会发生心脏损害,导致心律失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