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心肌梗死可能是主要由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还可能与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家族遗传史有关。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时,要在发病后的4~6分钟进行急救治疗,如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药物治疗等,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减轻机体缺血、缺氧的情况,可以对疾病的损害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逆转作用。
但是如果没有在发病后的4~6分钟进行抢救,一般情况下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差,可能会导致脑、心脏出现严重缺血、缺氧的情况,诱发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脏破裂、栓塞等疾病,进而出现不可逆的反应,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健康。所以心肌梗死在发生后要立即进行抢救,避免出现脏器损伤。
出现心肌梗死在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药物,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剧烈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