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掌肿了,大多是由脚底外伤、足底筋膜炎、骨质增生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所致,建议及时明确病因后给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
1.脚底外伤:脚底受到外力撞击或者划伤导致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出现脚掌肿痛的症状。没有皮肤损伤的情况下,可采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如果皮肤被划伤,可使用碘伏涂抹伤口起到消毒作用。
2.足底筋膜炎:长时间走路、站立,导致足底筋膜处于高负荷状态,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后对周围神经造成刺激,也会有脚掌红肿和疼痛的现象。对此需适当休息,缓解脚掌压力,并且配合按摩、中药泡脚等方式消除无菌性炎症,必要时需通过局部封闭治疗缓解病症。
3.骨质增生:受到寒冷刺激、外力损伤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脚底骨质增生,表现为脚掌疼痛、肿胀等,严重时影响正常活动。如果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者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消炎镇痛治疗,影响到正常生活时需通过微创手术消除骨刺。
4.痛风性关节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等都有可能引发痛风,体内尿酸升高,结晶体在脚掌部位沉积,会有红肿和疼痛的现象。患病后需遵循低嘌呤的饮食结构,并且口服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降尿酸治疗。
脚掌肿痛期间需要多休息,尽量减少脚掌负重。如果症状持续得不到改善,应该尽快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