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一般是指足跟,走路足跟先着地是好的,这种行走方式符合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下肢关节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人体正常的生理行走活动是在行走时,足跟首先接触地面,逐渐过渡到足底和脚趾,向前行走时,支撑侧的下肢需要用脚趾推动地面并用力,才能完成正常行走。走路时,足跟着地可以使下肢关节相对稳定,有利于肌肉平衡和发力,减少下肢关节的磨损。
如果先用脚尖着地,肌肉输出会明显失衡,下肢关节的应力会增加,加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的速度,容易导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变形等严重后果,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锻炼。此外,如果脚尖先着地,可以到医院骨科进行相关检查,可能是由于马蹄形畸形,也可能是由于脑血栓或脑梗死,导致四肢偏瘫。
因此,平时走路时,应保持身体直立、抬头、挺胸。眼睛直视前方,脚跟先着地,踩稳后,抬起另一只脚。同时手臂应该在放松的状态下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以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