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上挤出来黄黄的条状物可能与黑头、痤疮、毛囊炎、疖、脂溢性皮炎等因素有关。
1.黑头:其也被称为黑头粉刺,与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有关。皮脂腺分泌出大量皮脂氧化后,可在毛囊内形成脂肪栓,内部混有皮屑、细菌以及灰尘等物质,其暴露在外物质接触空气后就会逐渐变黑,继而形成黑头。其通常无需治疗,可通过改善生活护理方式调理,如加强皮肤卫生清洁、选择控油的护肤产品、多进行室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
2.痤疮:其是出现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可在局部形成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用手挤压会排出白色或偏黄色的脓液,并伴随局部疼痛、瘙痒等症状。患者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外用维A酸类、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红霉素软膏等。
3.毛囊炎:其是毛囊细菌感染后诱发的化脓性炎症,可在局部形成红色丘疹并逐渐发展为丘疹性脓疱,用手挤压可排出黄色的脓液并产生疼痛感。该疾病具有自限性,多数可在7~10天恢复。但如果疼痛不耐受,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外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如红霉素软膏、盐酸左氧氟沙星乳膏、盐酸克林霉素软膏等。
4.疖:其是化脓性毛囊和毛囊深部组织炎症,可在局部形成痛性红色肿物,中央形成脓栓后可排出黄色或白色脓液并带有臭味。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外用或口服药物缓解,如莫匹罗星软膏、甘露消毒丹、西黄丸、罗红霉素胶囊等。若症状较为严重,可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开脓肿、排出脓液。
5.脂溢性皮炎:该疾病是出现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肤炎症,典型症状为患处出现轻度潮红斑块、油脂分泌旺盛、黑头形成、有丘疹形成等,用手挤压患处毛孔,可排出白色或黄色脂肪栓。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外用维甲酸类药物、抗真菌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如阿达帕林凝胶、硝酸咪康唑乳膏、他莫司克软膏等。
除以上五类常见因素之外,还可能与变应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先进行观察,必要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对症选择适合的调理或治疗方案。皮肤疾病治疗期间,需加强个人生活护理,如戒烟戒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皮肤卫生清洁、选择适合的护肤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