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二酚对皮肤的作用为杀菌,其可能会引起皮肤红疹、瘙痒、干燥、过敏性皮肤病、破坏皮肤角质层等危害。
一、作用
间苯二酚是有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可以灭杀部分皮肤表层细菌。添加于化妆品、外用皮肤病药物中时,主要作用为杀菌防腐,作为防腐剂使用。
二、危害
1.皮肤红疹:间苯二酚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致癌物清单中,属于3类致癌物。长期、过量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皮肤细胞变性,局部出现红疹、红斑等增生物。
2.瘙痒:间苯二酚对于皮肤黏膜的刺激性较强,皮肤保护屏障薄弱时,可能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出现瘙痒、刺痛等现象。
3.干燥:长时间接触间苯二酚,不仅会灭杀皮肤表层细菌,也会对皮肤细胞造成损伤,损伤皮脂腺影响正常油脂分泌,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等反应。
4.过敏性皮肤病:间苯二酚属于有毒、刺激性物质,个人体质较为敏感,接触后可能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导致皮肤瘙痒、刺痛、异常增生物等情况。
5.破坏皮肤角质层:间苯二酚具有去角质作用,过度使用或长期接触会破坏皮肤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变薄、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日常选择日化用品、药品时建议做好甄选工作,尽量选择天然、无刺激成分的类型,以免损伤皮肤保护屏障,危害皮肤健康。使用含有间苯二酚成分的物品后,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等现象时,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