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通常用次/分(bpm)来表示。婴儿的心率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通常来说,月龄越小的婴儿心率越快一些。婴儿在哭闹、活动和吃奶以后可以出现短暂心率增快。
1. 新生儿(0-28天):120-160次/分
原因:新生儿的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心率较快。此外,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和能量需求较高,需要更快的心跳来满足这些需求。
2. 婴儿(1-12个月):100-150次/分
原因:随着婴儿的成长,心脏逐渐发育成熟,心率会逐渐降低。此外,婴儿的活动量增加,但总体代谢需求仍然较高,因此心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3. 幼儿(1-3岁):90-120次/分
原因:幼儿的心脏功能更加完善,心率相对较低。幼儿的活动量和新陈代谢需求仍然较高,因此心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4. 学龄前儿童(3-6岁):80-110次/分
原因:学龄前儿童的心脏功能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心率相对较低。此外,学龄前儿童的活动量和新陈代谢需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心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定期带孩子去医院体检。如有疑虑,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