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一般不严重,但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持续发展。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胃黏膜的一种炎症性病变,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因素(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十二指肠反流、应激状态、年龄增长、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吸烟饮酒以及免疫因素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水肿以及轻度的糜烂,这种糜烂通常局限于胃黏膜的浅表层,并未累及到黏膜肌层。
其病情相对较轻,多数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恶心等,甚至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可遵照医嘱用药治疗,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硫糖铝片等。对于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疾病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免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