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症患者的症状有持续的恐惧担忧、强迫行为、躯体不适、回避行为、情绪波动等。
1. 持续的恐惧担忧:患者会对艾滋病产生过度且持续的恐惧心理,哪怕没有任何感染风险的迹象,也会整日忧心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比如仅仅是一次普通的社交接触,如握手、共用办公用品后,就会陷入深深的恐惧中,担心因此感染艾滋病。
2. 强迫行为:常常会出现反复检查、反复确认等强迫行为。例如,在发生一些可能接触到他人血液或体液的情况后,会反复回忆当时的场景,反复检查自己身体是否有伤口,频繁进行艾滋病相关检测,即使检测结果多次为阴性,也无法打消疑虑。
3. 躯体不适:可能会出现多种躯体化症状,像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这些症状并非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而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导致身体机能出现紊乱。
4. 回避行为:为了避免可能的感染风险,患者会主动回避一些正常的社交活动和行为。比如不敢去医院、理发店等公共场所,不敢与他人有亲密接触,甚至对正常的医疗操作如打针、抽血等也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
5. 情绪波动: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陷入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中,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恐艾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同时了解艾滋病的正确知识,有助于缓解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