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姿势不良、外伤、退行性变、强直性脊柱炎等。可根据引起的原因选择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
1.姿势不良:长时间弯腰驼背、低头看手机或者久坐办公,会使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引起劳损和疼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2.外伤:脊柱受到直接的撞击或者过度的扭曲,可能会导致椎体骨折、脱位或者软组织挫伤引起明显的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片等药物减轻炎症和疼痛。骨折后,建议通过椎体融合术、椎间盘切除术等方法,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等。
3.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可以进行小燕飞的锻炼,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有助于稳定脊柱功能,促进症状改善。
4.强直性脊柱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导致脊柱关节强直和疼痛。建议配合医生服用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帮助改善症状。
如果脊柱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剧烈或者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 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等,明确病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