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S猝死分类标准包括心源性猝死、肺源性猝死、脑源性猝死、代谢性猝死等。
1. 心源性猝死:主要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常见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引发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导致心脏骤停。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也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这些疾病会使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最终导致心脏骤停。
2. 肺源性猝死:多因肺部疾病引发呼吸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例如,严重的哮喘发作,气道痉挛、狭窄,气体交换受阻,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呼吸衰竭。另外,肺栓塞也是常见原因之一,栓子堵塞肺动脉,使肺循环受阻,影响气体交换和心脏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3. 脑源性猝死:通常是由于脑部病变引起的突然死亡。如脑出血,脑血管破裂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影响呼吸、循环中枢功能,引发呼吸心跳骤停。脑梗死也可能导致脑源性猝死,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会引起严重的脑水肿和脑功能障碍。
4. 代谢性猝死:是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引发的猝死。例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会影响心肌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心律失常和呼吸肌无力。另外,严重的低血糖也可能引发猝死,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会使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在面对可能存在猝死风险的情况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以降低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