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征合并肾衰竭即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肾衰竭,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少尿期:在这一阶段,患者的尿量明显减少,通常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由于尿量减少,体内液体蓄积,患者会出现水肿症状,并可能伴随高血压的进一步加剧。此外,这一阶段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以及高血钾、高血镁、代谢性酸中毒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这些症状和体征的出现,标志着患者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
2.多尿期:经过治疗,患者逐渐进入多尿期。在这一阶段,尿量开始逐渐增加,可能超过每日400mL,并持续2~3周的时间。然而,即使尿量增多,患者仍可能出现氮质潴留等症状,表明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同时,多尿期常伴有脱水、低钠、低钾等严重水盐代谢紊乱,需要特别注意调整电解质平衡。这一阶段的治疗重点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恢复期:在多尿期后,患者逐渐进入恢复期。在这一阶段,尿量逐渐恢复正常,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患者的体力和肾功能也逐渐恢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的恢复速度因人而异,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恢复期,患者仍需接受密切的监测和护理,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肾衰竭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尿量、血压等指标。同时,保持床单位整洁,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防止感染。在饮食方面,应根据病情调整饮食结构,限制水、钠、钾等物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此外,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