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上突然鼓个包可能是腱鞘囊肿、蚊虫叮咬、外伤血肿、脂肪瘤、腱鞘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穿刺抽吸、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
1. 腱鞘囊肿:多因关节或腱鞘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常见于手腕背侧。表现为半球形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较小的囊肿可通过用力挤压使其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也可进行穿刺抽吸,抽出囊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遵医嘱用药;较大且保守治疗无效的囊肿,可手术切除。
2.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手腕后,其唾液注入人体引起过敏反应,出现鼓包,常伴有瘙痒。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遵医嘱用药,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3. 外伤血肿:手腕受到碰撞等外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受伤早期可冷敷,减少出血;受伤 48 小时后热敷,促进血肿吸收。若血肿较大,长时间不吸收,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积血。
4. 脂肪瘤:由脂肪过度增生积聚形成,多为良性。一般无明显症状,质地柔软。较小的脂肪瘤可定期观察;较大或影响美观、有压迫症状的脂肪瘤,可手术切除。
5. 腱鞘炎:长期过度使用手腕,腱鞘与肌腱摩擦产生炎症,局部可出现鼓包,伴有疼痛、活动受限。可减少手腕活动,佩戴护腕;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遵医嘱用药;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切开腱鞘减压。
日常要注意保护手腕,避免过度劳累和外伤。出现鼓包后不要自行盲目处理,若鼓包持续不消失、增大、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