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有伤口可能是外伤、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湿疹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外伤:多因外力摩擦、撞击等导致肛门局部皮肤破损。如擦拭用力过猛、异物刺入等。日常要注意避免再次损伤,保持肛门清洁。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促进伤口愈合;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若疼痛明显,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止痛。
2. 肛裂:常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等,使肛管皮肤全层裂开。要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遵医嘱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纳肛,保护创面;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口服麻仁软胶囊,软化大便。
3. 肛瘘:多由肛周脓肿破溃后发展而来,有外口与肛门相通,常有脓性分泌物刺激伤口。需手术切除瘘管。术后遵医嘱用高锰酸钾坐浴;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外用肛泰软膏促进恢复。
4. 肛周脓肿:主要因肛腺感染引起,脓肿破溃后形成伤口。早期可遵医嘱用鱼石脂软膏外敷,促进脓肿成熟;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若已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5. 肛门湿疹:多因局部潮湿、过敏等引发,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瘙痒、破损。要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涂抹地奈德乳膏抗炎;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要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久坐,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排便习惯,若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