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级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治疗: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级的主要治疗手段,目的是切除肿瘤组织。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乳房全切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多中心病灶等情况;保乳手术,适合肿瘤较小、位置合适且患者有保乳意愿的患者,术后需配合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2. 化疗:通常在手术前后进行。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增加保乳手术机会;术后化疗用于杀死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远处转移风险。常用的化疗药物有蒽环类、紫杉类等,一般需进行多个周期的治疗,具体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3.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控制局部肿瘤复发。对于保乳手术后的患者,放疗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乳房全切术后,若存在高危复发因素,也需进行放疗。放疗一般每周进行多次,持续数周时间。
4.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通过药物抑制雌激素的产生或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常用药物有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治疗时间通常为 5 - 10 年。
5. 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对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的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一般与化疗联合使用,治疗周期也有相应规范。
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安排,按时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熬夜和精神过度紧张。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