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主要由肛周脓肿、肛腺感染、直肠肛门损伤、会阴部手术、结核杆菌感染等引起。
1. 肛周脓肿: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可进入脓腔,导致感染反复,最终形成肛瘘。需手术切开引流脓肿,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定期换药,保持引流通畅,促进伤口愈合。
2. 肛腺感染:肛腺开口于肛窦,当肛窦被粪便堵塞,细菌滋生引发肛腺感染,炎症蔓延至肛周间隙,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发展为肛瘘。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切除肛瘘内口及瘘管,防止感染复发。
3. 直肠肛门损伤:外伤、异物等导致直肠肛门受损,细菌侵入伤口,引发感染,进而形成肛瘘。应及时清创处理伤口,去除异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4. 会阴部手术:如痔疮手术、肛裂手术等,术后若发生感染,炎症扩散可引起肛瘘。术后需做好护理,保持局部清洁,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出现肛瘘后根据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5. 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肛周组织,引起结核性肛瘘。需进行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必要时结合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日常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久坐,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和腹泻。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肛周不适、疼痛、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