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直肌分离可能是腹壁松弛、多胎妊娠、巨大儿分娩、产后过早剧烈运动、腹部手术史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运动康复、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腹壁松弛: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使腹壁弹性纤维断裂,加上子宫增大使腹壁扩张,产后腹壁松弛易导致腹直肌分离。通过专业的产后康复运动,如腹式呼吸、盆底肌训练、核心肌群锻炼等,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促进腹直肌恢复。
2. 多胎妊娠:多胎使子宫体积更大,对腹壁压力更高,腹直肌分离风险增加。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疗法,利用低频电流刺激腹部肌肉,促进肌肉收缩恢复;也可使用收腹带辅助,帮助支撑腹部,减轻分离程度。
3. 巨大儿分娩:胎儿过大,分娩时对腹壁肌肉牵拉过度,易造成腹直肌分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平板支撑、仰卧屈膝收腹等动作,循序渐进增加强度。若分离严重,可能需手术修复。
4. 产后过早剧烈运动:产后身体未恢复就进行剧烈运动,影响腹直肌愈合。应停止剧烈运动,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同时配合按摩腹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肌肉恢复。
5. 腹部手术史:既往腹部手术可能破坏腹壁肌肉结构,增加产后腹直肌分离风险。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药物辅助,如外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消肿止痛酊等,遵医嘱用药,结合康复训练改善情况。
产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定期复查,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调整方案。若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