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过敏可能是皮肤敏感、艾灸材料质量不佳、艾灸时间过长、艾灸温度过高、个人特殊体质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远离过敏原、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
1. 皮肤敏感: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在接触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及艾绒等物质后,更易引发过敏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依巴斯汀片,同时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来缓解症状。
2. 艾灸材料质量不佳:若使用的艾绒杂质多、有霉变,或添加了劣质香料等,可能会引起过敏。需立即停止使用该艾灸材料,用清水清洗接触部位。症状严重时,遵医嘱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维生素C片、葡萄糖酸钙片,外用复方樟脑乳膏、丹皮酚软膏、卤米松乳膏。
3. 艾灸时间过长:长时间艾灸会使皮肤长时间处于刺激状态,增加过敏几率。应缩短艾灸时间,过敏处可冷敷缓解。必要时,遵医嘱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片、富马酸酮替芬片、阿伐斯汀胶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4. 艾灸温度过高:过高温度会损伤皮肤,导致皮肤出现过敏症状。降低艾灸温度,避免烫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化锌软膏、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口服防风通圣颗粒、肤痒颗粒、润燥止痒胶囊。
5. 个人特殊体质:个体对艾灸中的某些成分有特殊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艾灸,避免再次接触。可遵医嘱使用氯苯那敏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同时口服玉屏风颗粒、金蝉止痒颗粒、湿毒清胶囊。
要保持过敏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感染。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