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手术可能带来的危害包括营养吸收不良、倾倒综合征、吻合口漏、残胃癌、肠梗阻等。
1. 营养吸收不良:胃切除后,食物在胃内的研磨和初步消化过程受影响,进入小肠的食物状态改变,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如铁、维生素 B12 等吸收障碍,可能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同时,蛋白质、脂肪等吸收也受影响,可引起体重下降、身体消瘦等情况。
2. 倾倒综合征:胃切除术后,胃容量减小,食物快速进入小肠,导致肠道内渗透压改变,大量细胞外液进入肠腔,引起一系列症状。患者会出现心悸、乏力、出汗、头晕等低血糖症状,还可能有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在进食后半小时内出现。
3. 吻合口漏:手术中胃与肠道吻合部位愈合不佳,消化液渗漏到腹腔,引发腹腔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处理,如引流、抗感染等治疗。
4. 残胃癌:胃切除术后,残胃发生癌变的风险增加。残胃长期受到胃酸、胆汁等刺激,黏膜发生变化,经过较长时间可能发展为癌症。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黑便等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很关键。
5. 肠梗阻:胃切除术后,肠道粘连等原因可导致肠梗阻。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必要时再次手术。
胃切除手术后,患者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密切关注自身症状,若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术后恢复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