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根出血可能是脐带残端未完全愈合、局部感染、维生素 K 缺乏、凝血功能异常、外力牵拉等因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加强护理、抗感染、补充维生素 K 等。
1. 脐带残端未完全愈合: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愈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因摩擦等导致少量出血。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污染,可使用碘伏消毒,每日 2 - 3 次,消毒时要将脐带残端提起,从根部开始消毒。
2. 局部感染:护理不当易引发脐部感染,炎症刺激可导致出血。先用双氧水清洗脐部,去除脓性分泌物,再用碘伏消毒。若感染较重,可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眼膏、夫西地酸乳膏。
3. 维生素 K 缺乏:新生儿体内维生素 K 储备不足,可能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血。可遵医嘱肌肉注射维生素 K1 注射液,也可口服维生素 K1 片、维生素 K4 片补充。
4.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脐根出血。需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可能会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 C 注射液等药物,具体用药遵医嘱。
5. 外力牵拉:换尿布等操作时不小心牵拉脐带残端,可能造成出血。出血较少时,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再进行常规消毒护理;出血较多需及时就医。
日常要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清洁干爽,避免衣物摩擦。密切观察脐部情况,若出血持续不止、伴有异味、红肿加重等异常,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