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前通常会检测血型、血常规、肝功能、传染病筛查、凝血功能等项目。
1. 血型:血型检测是献血前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主要是确定献血者的ABO血型和Rh血型。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Rh血型系统则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准确的血型鉴定对于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避免因血型不匹配而引发严重的输血反应。
2. 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成分的数量和形态,评估献血者的基本健康状况。例如,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是否存在贫血,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是否有感染,血小板计数则能了解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如果血常规指标异常,可能会影响献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肝功能:主要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肝脏存在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若其数值升高,说明肝细胞可能受到了损害,此时不宜献血。
4. 传染病筛查:包括对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检测。这些传染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献血前进行筛查能够有效防止受血者感染。检测方法通常采用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5.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检测主要是检查凝血因子的活性和血小板的功能。如果凝血功能异常,献血后可能会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不仅对献血者自身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影响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献血前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饮食清淡,不要饮酒。如有感冒、发热等不适症状,应暂缓献血,待身体恢复后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