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的牵引复位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的空心螺钉内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等。
1. 牵引复位固定: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牵引复位固定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方法。通过持续的牵引,可使骨折断端逐渐复位并维持在正确位置,减轻疼痛,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利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借助牵引装置给予一定重量的牵引力,一般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骨牵引者,骨牵引则适用于青壮年及需要较大牵引力的患者。持续牵引一段时间后,骨折断端在牵引力作用下逐渐靠拢、复位,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
2. 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对于股骨颈骨折能起到稳定骨折端的作用。它通过在体外安装支架,将钢针经皮穿入骨折部位的骨骼,然后连接支架,使骨折断端在体外装置的支撑下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方法能避免切开复位对骨折部位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减少感染风险。而且外固定支架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调整,能较好地适应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变化,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3. 空心螺钉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常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它是通过手术将多枚空心螺钉拧入骨折部位,利用螺钉的螺纹与骨骼紧密结合,将骨折断端牢固固定在一起。这种固定方式能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允许患者早期进行部分负重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同时,空心螺钉的设计使得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骨折部位的血运恢复,从而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4. 动力髋螺钉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对于股骨颈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通过在股骨近端打入一枚动力髋螺钉,其特殊的结构能使骨折断端在承受压力时产生轴向滑动,使骨折面紧密接触,有利于骨折愈合。动力髋螺钉能有效对抗股骨颈骨折所受的剪切力和旋转力,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尤其适用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能较好地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
5. 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大、骨折移位明显、预期寿命较短且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手术将病变的股骨头和髋臼部分切除,植入人工关节假体。这样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治疗后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日常活动中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防止再次损伤。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有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