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淀粉酶高的危害常见到罕见依次有引发胰腺炎、导致腮腺炎、影响胆管健康、造成肠梗阻、引起肾功能不全等。
1. 引发胰腺炎:尿淀粉酶升高常见原因是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炎。胰腺出现炎症时,胰酶会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进而通过肾脏排泄到尿液中,使尿淀粉酶水平上升。胰腺炎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剧烈腹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放射,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2. 导致腮腺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发腮腺炎时,腮腺组织受损,淀粉酶释放入血,经肾脏滤过后使尿淀粉酶升高。腮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因不适影响正常的进食和休息。
3. 影响胆管健康:胆管结石、胆管炎等胆管疾病,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胆汁反流进入胰腺,激活胰酶,导致尿淀粉酶升高。胆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还可能伴有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发黄,以及发热、寒战等症状,长期不治疗可能损害肝脏功能。
4. 造成肠梗阻: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管扩张,肠壁缺血缺氧,消化液分泌和吸收紊乱,淀粉酶吸收入血后经尿液排出,使尿淀粉酶升高。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5. 引起肾功能不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的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受损,肾脏对淀粉酶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可使尿淀粉酶升高。肾功能不全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肾脏功能和全身健康。
当发现尿淀粉酶升高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以准确判断病情。根据诊断结果接受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