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上面长硬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摩擦刺激、腱鞘囊肿、骨质增生、脂肪垫炎、毛囊炎等。
1. 摩擦刺激:长期摩擦、受压可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硬包,如长时间行走、站立或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建议避免摩擦,更换合适的鞋子,可在硬包处垫软质垫减轻压迫。
2. 腱鞘囊肿:关节附近的腱鞘内出现囊性肿物,多与劳损有关。可通过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等方法治疗,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3. 骨质增生:随着年龄增长,足跟部骨质可出现增生,形成硬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明显时可使用消炎止痛药物或进行物理治疗。
4. 脂肪垫炎:足跟部的脂肪垫发生炎症,可出现硬包及疼痛。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可进行热敷、按摩等缓解症状。
5. 毛囊炎:局部毛囊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硬包。保持局部清洁,可涂抹抗生素药膏治疗,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注意事项:如硬包持续增大、疼痛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挤压或挑破硬包,以免引起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