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穴位主要有涌泉穴、隐白穴、大敦穴、厉兑穴等。
1.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涌泉穴为肾经井穴,具有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头痛、头晕等。
2.隐白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 0.1 寸。隐白穴属脾经,有健脾益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对腹胀、泄泻、崩漏等有较好疗效。
3.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 0.1 寸。大敦穴为肝经井穴,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常用于治疗疝气、月经不调等。
4.厉兑穴:在足第 2 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 0.1 寸。厉兑穴属胃经,有清胃泻火、通络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牙痛、咽喉肿痛等。
脚趾穴位的按摩或刺激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专业指导进行,避免过度用力或不当操作导致不适。如果有相关疾病或身体不适,应先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中医人员,在其指导下合理运用脚趾穴位进行调理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