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诱因包括感染、心律失常、心脏负荷过重、妊娠和分娩、其他因素等。
1. 感染:
感染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最常见的诱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加重心脏负担,如发热使代谢增加,心率加快;细菌毒素直接损害心肌;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等,可增加心脏的负荷。
2.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也是诱发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可使心室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减少;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3. 心脏负荷过重:
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和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容量负荷过重常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血管病等。长期的心脏负荷过重可导致心肌肥厚和劳损,最终引发心功能不全。
4. 妊娠和分娩:
妊娠和分娩可增加心脏的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分娩时子宫收缩、精神紧张等,可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易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5.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 B₁ 缺乏等,也可能成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诱因。
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心脏的功能,如贫血可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心肌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使代谢率增加,心脏负荷加重。
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合理饮食,控制钠盐的摄入,定期复查,遵医嘱按时服药。如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