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碎了可能是外伤、骨质疏松、疲劳性骨折、先天性骨骼疾病、感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固定、复位、药物治疗、手术等。
1.外伤:因外力撞击、摔倒等导致骨头断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复位,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受伤部位,避免活动加重损伤,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三七伤药片、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缓解疼痛、消肿。
2.骨质疏松:骨质变薄变脆,易发生骨折。建议补充钙剂如碳酸钙 D3 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乳酸钙颗粒等,同时服用维生素 D 促进钙吸收,必要时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等抑制骨吸收。
3.疲劳性骨折:长期反复应力作用于骨骼引起。建议减少患肢活动,休息为主,可佩戴支具固定,遵医嘱使用伤科接骨片、骨肽片、接骨七厘片等促进骨折愈合。
4.先天性骨骼疾病:如成骨不全等,骨骼发育异常易骨折。建议根据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如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贫血,促进骨骼发育,必要时手术矫正。
5.感染:细菌等感染导致骨骼破坏发生骨折。建议抗感染治疗,如使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肟胶囊、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片等,同时配合局部固定等。
骨头碎了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康复,定期复查,避免过早负重和剧烈运动,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