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痛可选择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活血化瘀中成药、糖皮质激素等。
1. 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是缓解尾椎骨痛较为常用的。像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主要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生成,来减轻尾椎骨周围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能有效缓解因尾椎骨劳损、轻度外伤等引发的疼痛,在普通药店较易买到,使用时需按说明书或遵专业人士指导,部分人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2. 肌肉松弛剂:当尾椎骨痛是由于局部肌肉紧张、痉挛导致时,肌肉松弛剂就可发挥作用。比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能够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肌肉对尾椎骨的牵拉,进而缓解疼痛。常用于长时间姿势不良引起的尾椎骨周围肌肉紧张疼痛情况,使用过程中要留意是否有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3. 神经营养药物:若尾椎骨痛是因神经受压或损伤引起,神经营养药物就必不可少。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功能,减轻因神经问题导致的尾椎骨疼痛。常见于尾椎骨附近神经受到压迫的患者,一般需按疗程服用,以保证药物效果。
4. 活血化瘀中成药: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对尾椎骨痛也有一定疗效。例如云南白药胶囊、三七片等,能促进尾椎骨部位的血液循环,消散局部的淤血,缓解疼痛症状。适用于尾椎骨有跌打损伤、淤血阻滞的情况,服用时要注意其成分是否会与自身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5. 糖皮质激素:在尾椎骨疼痛较为严重,且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会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迅速减轻尾椎骨周围的炎症和疼痛。不过,糖皮质激素有较多的副作用,如可能影响血糖、血压,导致骨质疏松等,所以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使用。
使用药物治疗尾椎骨痛时,要注意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和禁忌,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同时,要关注用药后的反应,若疼痛未缓解或出现新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