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空心红圈应根据体癣、玫瑰糠疹、离心性环状红斑、多形红斑、二期梅毒疹等病因治疗。
1. 体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皮肤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逐渐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从而形成空心红圈。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严重时可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需按疗程使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自身传染。
2. 玫瑰糠疹: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典型皮损为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可呈环形。一般有自限性,多数在6 - 8周可自行消退。治疗以对症为主,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外用炉甘石洗剂等缓解症状。
3. 离心性环状红斑: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淡红色扁平丘疹,离心性扩大形成环状。治疗需寻找并去除诱因,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等。
4. 多形红斑:常由感染、药物等诱发。皮损多形性,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也可呈环状。治疗首先要停用可疑致敏药物等诱因,轻症者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霜剂,重症者需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5. 二期梅毒疹: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可出现多种形态的皮损,包括环状红斑。治疗以青霉素类药物为主,如苄星青霉素等,需足量、规范治疗,治疗后要定期复查梅毒血清学指标。
身上出现空心红圈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刺激皮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