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是指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的疝,绝大多数在脐上,故也称上腹疝。
白线疝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白线处的腱纤维被破坏,导致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通过此处的薄弱点突出形成疝。其症状表现因疝的大小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较小的白线疝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较大的白线疝则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在腹部触及肿块。
诊断白线疝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腹部是否有肿块及肿块的位置、大小、质地等,同时可能会建议进行B 超、CT 等检查,以明确疝的具体情况。
治疗白线疝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白线疝,可以选择观察随访。但如果疝块逐渐增大或出现症状,应及时进行手术修补。手术的目的是将突出的腹腔内容物还纳回腹腔,并加强白线处的腹壁强度,以防止疝的再次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腹内压增高。同时,如果发现腹部有异常肿块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