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疾病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的永久性损害,从而导致该器官或组织系统的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这些原因包括生物性因素如细菌、病毒感染、物理性因素如创伤、辐射、化学性因素如毒物、药物中毒以及遗传性因素等。
器质性疾病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MRI 等、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及病理检查等,发现器官或组织存在明确的病理改变。例如,冠心病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肝硬化患者通过肝脏超声或肝穿刺活检可以发现肝脏组织结构的异常。
与器质性疾病相对的是功能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是指器官或组织系统的功能发生改变,但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损害。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但胃肠道的结构并没有明显的异常。
一旦被诊断为器质性疾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