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超过了正常范围。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 0.78~1.76kPa80~180mmH₂O,儿童为 0.49~0.98kPa50~100mmH₂O。当某种原因使得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时,超过了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就会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 2.0kPa200mmH₂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即为颅内压增高。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脑寄生虫病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脑病、尿毒症、肝性脑病等,也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和速度。在颅内压增高的早期,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头痛、头晕等症状。随着颅内压的进一步升高,患者会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等;脱水治疗,如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病因治疗,如切除颅内肿瘤、控制颅内感染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头部受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