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内结石引起胆囊管梗阻,出现胆囊黏膜损伤,继而发生细菌感染而导致的胆囊炎症性疾病。
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当胆囊内形成结石后,结石可能会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在胆囊内,会引起胆囊黏膜的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胆囊壁会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化脓、坏疽等严重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右上腹可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
诊断结石性胆囊炎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血常规等。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内的结石以及胆囊壁的增厚、水肿等炎症表现。血常规检查可提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表明存在感染。
对于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通过禁食、补液、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方法缓解症状。但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反复发作,出现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胆囊。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还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