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细菌培养常见方法有中段尿培养、导尿标本培养、耻骨上膀胱穿刺尿培养等。
1. 中段尿培养:清洁尿道口后,留取中断尿液进行培养,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能较好地避免尿道口细菌污染,获取相对准确的尿液细菌情况,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初步诊断。
2. 导尿标本培养:对于无法自行排尿或需要准确获取尿液标本的患者,通过导尿管收集尿液进行培养,可减少因患者排尿过程导致的标本污染,但导尿操作有一定感染风险,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3. 耻骨上膀胱穿刺尿培养:在局部麻醉下,经耻骨上区穿刺进入膀胱抽取尿液培养,此方法能最直接获取膀胱内尿液,避免尿道细菌污染,结果最为准确,但属于有创操作,一般用于特殊情况或其他方法难以明确诊断时。
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前,患者要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避开月经期。留取尿液标本时,要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规范操作,确保标本质量。若正在服用抗生素,需提前告知医生,因为抗生素可能影响培养结果。检查后等待结果期间,若出现症状加重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