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咳嗽推拿手法主要有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揉膻中、揉乳根、揉乳旁、搓摩胁肋、揉肺俞等。
1.推坎宫:两眉中间至眉梢成一条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2.揉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 1 寸的凹陷处。用两拇指桡侧或中指端揉,称揉太阳。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3.揉耳后高骨: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4.清肺经:无名指末节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能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5.揉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6.揉乳根: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 5 肋间隙处。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乳根。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7.揉乳旁:乳根穴外旁开 0.2 寸。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乳旁。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8.搓摩胁肋: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由上而下搓摩。称搓摩胁肋。能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9.揉肺俞: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用拇指端揉,称揉肺俞。能补益肺气,止咳化痰。
在进行小孩咳嗽推拿时,需要注意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同时,要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时间,一般每次推拿 5 - 10 分钟,每天可进行 2 - 3 次。如果小孩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