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传染科> 肝病 >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么处理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19-11-26 00:24:06

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其饮食和用药习惯不仅关系着妊娠女性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腹内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作为产科最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母婴具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果患有该病应该怎么办呢?

正常情况下,多数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孕前就患有甲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而在妊娠期由于孕妇发生基础代谢障碍几率增高、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肝内糖原储存减少、胎儿代谢产物需通过母体肝脏排毒等生理变化和代谢变化,从而增加了重型肝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其中甲肝病毒不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此妊娠合并甲型肝炎者不必进行人工流产。 但是此类患者肝功能受到损伤,容易导致早产,因此孕晚期患者应进行自我监护,如果出现早产迹象,应及时住院治疗,而在临产时,应预防产后出血、产褥感染。

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此妊娠合并乙肝者需使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再通过风险评估来决定是否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于大腿前部外侧或上臂三角肌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于另一侧注射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1月、6月还应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以阻断母婴传播。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会增加孕中、晚期妊娠围生儿死亡率,或造成孕产妇早产、死胎。因此孕前或孕期中与甲肝、乙肝患者密切接触者,需注射肝炎疫苗。如果孕期不慎患有该病,应重视孕期监护,定期复查,注意饮食,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阻断乙型肝炎病毒。

审编医生
李艳儿科综合 副主任医师 医院:淮安市传染病医院

主治疾病:手足口病,恙虫病,狂犬病,猩红热,艾滋病,伤寒,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