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炎是一种食管下段的黏膜病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项: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1.改变生活方式:巴雷特食管炎的发生与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通过减少脂肪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避免睡前进食等方式,可减轻反流症状,缓解巴雷特食管炎。如饮食上减少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戒烟,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食管;戒酒,减少酒精对食管的损伤;睡前2 - 3小时不再进食,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2.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可以减轻胃酸反流对食管的损伤,从而缓解巴雷特食管炎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以及莫沙必利分散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胃肠动力药。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3.内镜治疗:对于存在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巴雷特食管炎患者,内镜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内镜下可以进行黏膜切除术、内镜下消融术等,去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4.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射频能量使病变的食管黏膜凝固坏死,然后脱落,新生的正常食管黏膜会逐渐生长,从而达到治疗巴雷特食管炎的目的。
5.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如巴雷特食管炎并发严重的并发症或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食管切除术。但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一般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
对于巴雷特食管炎患者,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外,还应注意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