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乳腺管堵塞、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
1. 乳汁淤积:乳汁分泌过多而婴儿吸吮少,或哺乳方法不当使乳汁不能完全排空,导致乳汁淤积在乳腺内,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表现为乳房胀痛、硬块,严重时可伴有发热。
2. 细菌感染:乳头破损或皲裂后,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患者会出现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3. 乳头皲裂:婴儿吸吮力过大或哺乳姿势不正确,容易导致乳头皮肤损伤,出现皲裂。乳头皲裂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
4. 乳腺管堵塞:乳汁中的沉淀物或脱落的上皮细胞可能会堵塞乳腺管,使乳汁排出不畅,引发炎症。乳腺管堵塞时,乳房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
5. 自身免疫因素:极少数情况下,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在哺乳期,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每次哺乳后尽量排空乳汁,防止乳汁淤积。如果出现乳房胀痛、硬块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挤压或热敷乳房,以免加重病情。